• 实时要闻
  • 当前位置:首页 > 实时要闻
  • 深度|消耗能源的数据中心正悄然整合算力产业生态?——大湾区国际数据中心

    2025-07-08作者:大湾区国际数据中心大会暨展览会

    当前,生成式AI的浪潮正以前所未有的力量推动人类社会迈向算力新纪元,“算力”与“电力”在战略层面的协同需求——“算电协同”已经是大势所趋,“算力+电力”模式演进层面以“算电协同”为代表的顶层设计,以“东数西算”工程为代表的国家级战略,正在宏观层面引导算力基础设施向可再生能源富集的西部地区进行战略性迁移。


    0.jpg

    这种模式的优势在于:并非简单地将数据中心搬迁至廉价能源地,而是旨在从根本上重塑国家级的算力与能源空间布局,解决长期存在的“算需”与“能供”错配问题真正实现从物理叠加到生态融合的范式变革,数据中心作为算力的具象形态正在从被动能源消耗者,悄然转变为主动能源生态整合者而这种转变必须建立在一个由技术创新、商业模式重构和市场机制完善构成的“三位一体”动力引擎之上。


    技术创新


    从物理可行到经济可行的基石,从“源网荷储”一体化到“虚拟电厂”的进化:传统的模式下,数据中心是电网中一个被动的“超级用电大户”,而在“源网荷储”一体化架构下,数据中心通过与风电场、光伏电站(源)、智能电网(网)、以及多元化储能设施(储)的智能协同,实现了从“被动负荷”到主动、可调度的“虚拟电厂”的角色转变。


    当绿电充裕、电价低廉时,它可以满负荷运行并为储能系统充电;当电网高峰承压时,它能主动降低非核心任务的算力功耗,甚至通过储能设施向电网反向输电,参与调峰、调频等辅助服务。这种转变的战略意义在于,它将数据中心从一个能源消耗问题,变成了提升电网韧性与绿电消纳率的解决方案的一部分。


    从“风冷”到“液冷”的散热革命:这是负载侧的必然选择。随着AI芯片功率密度的急剧攀升——从早期NVIDIA A100的400W到H100的700W,再B200达到1000-1200W,传统风冷散热已触及物理极限。以冷板式与浸没式液冷为代表的先进散热技术,其传热效率是空气的上千倍,能够将数据中心的PUE(电源使用效率)值从传统风冷的1.3-1.4,极限压缩至不断接近1.0的理论值。例如,大规模部署浸没式液冷可将数据中心整体能耗降低30%以上,其中制冷系统能耗节省可超过90%。这不仅意味着巨大的电费节省,更是支撑未来百亿、千亿参数大模型训练所需的高密度算力部署的先决条件。


    从“废热”到“资源”的价值再造:这是能源利用效率的终极闭环。数据中心消耗的电力几乎100%转化为热能,传统上这些热能被直接排放到大气中。而先进的余热回收技术,如利用热泵系统,可将服务器排出的高品质余热进行收集和升级,用于为周边社区、办公楼、农业温室提供供暖,甚至驱动有机朗肯循环(ORC)发电机再次发电。这使得数据中心从一个单纯的“算力中心”转变为一个“算力-热力联产中心”,将原本的运营废料转化为具有社会和经济双重价值的商品,构成了循环经济范例。


    商业模式重构


    将绿色溢价转化为竞争优势,如果说技术解决了“能不能做”的问题,那么商业模式则回答了“如何赚钱、如何更具竞争力”的核心问题。创新的商业模式旨在将绿电的成本优势与环境价值,内化为算力服务的核心竞争力。


    “能源-算力”战略一体化开发:这是一种数据中心主动寻求或被动转变的战略转型模式。面对电费占运营成本60-70%的巨大压力,现代数据中心不再满足于传统的被动采购角色,而是与中国能建、三峡集团等能源巨头建立深度战略伙伴关系,通过成立合资公司或战略联盟的方式,从项目规划阶段就深度参与绿色能源供应链的设计和建设。在这种模式下,数据中心从单纯的“电力消费者”转变为能源生态的“共建者”,不仅分享绿电资源开发、储能配置、专线建设等关键决策权,更重要的是通过深度绑定获得未来10-20年电力成本的可预期性。这种风险共担机制让数据中心能够将原本的成本劣势转化为差异化竞争优势,从根本上重塑了其商业模式和市场定位。


    绿电驱动的差异化算力服务 (Green Power-Driven CaaS):这是将成本优势直接传递至客户端的有效路径。在可再生能源富集区,企业能够获得低至0.2-0.3元/千瓦时的绿电成本,服务商基于此,设计出捆绑“100%绿电溯源认证”与“极具价格吸引力”的算力套餐,精准瞄准对成本和ESG(环境、社会和治理)有双重刚需的客户,如AI大模型训练、自动驾驶仿真、生物医药研发、影视渲染等典型的高耗能、长周期计算场景。这使得基于数据中心之上的“绿色”不再是一个需要额外付费的“标签”,而是获取低成本高性能算力的“通行证”。


    01.jpg


    市场机制完善


    激活要素高效流动的催化剂,技术与商业的创新,最终需要一个成熟、灵活、透明的市场机制来承载和放大。高效市场是实现资源最优配置的“无形之手”,确保绿色电力能够精准、顺畅地流向算力需求方。


    多元化的市场交易组合:单一的交易模式无法满足所有场景需求。一个成熟的市场体系应提供一个包含长期购电协议(PPA)、绿电现货交易和隔墙售电在内的“工具箱”。PPA为数据中心提供了长达10-20年的电价确定性,是其投资决策的“压舱石”。而参与由电力交易中心组织的绿电现货市场(包括双边协商、挂牌、集中竞价等),则提供了根据实时供需进行灵活采购的弹性。对于产业园区内的数据中心项目,“隔墙售电”模式因免除了高昂的“过网费”,能够实现成本的极致优化。数据中心运营商可以根据自身的风险偏好和业务需求,动态调整这几种交易模式的比例,实现成本与稳定性的最佳平衡。


    “电证合一”到“电证分离”的价值核算:这是绿色价值被市场公允定价的关键。在市场发展的初期,“绿电”与“绿证(GEC)”通常是捆绑交易的(电证合一)。而一个更成熟的标志是“电证分离”交易机制的完善。绿证作为绿色电力的唯一“身份证”,可以从物理电能中剥离出来,形成一个独立的、可交易的金融资产。这意味着,即便一个数据中心因物理条件限制无法100%使用直供绿电,它依然可以通过在市场上购买足额的绿证,来抵消其使用的火电的环境外部性,从而宣告其实现了100%的绿色电力消费。这个机制极大地提升了企业实现碳中和目标的灵活性,并催生出一个活跃的、以绿色属性为标的的金融市场。


    02.jpg


    综上所述,技术、商业与市场三大支柱正以数据中心作为核心载体构成一个精密的耦合系统:技术创新是实现物理可行到经济可行的基石,它不断拓宽绿色算力的可能性边界;商业模式重构是将技术与资源优势转化为市场竞争力,实现价值变现的路径;而市场机制完善则是确保各类要素能够高效、低成本流动的催化剂,为整个生态注入活力与效率。

    约2.65亿!168台智算服务器、49台组网交换机,2025年联通数科启动集中采购招标 深度|当前智算中心面临的最大风险 投资百亿,阿里云智能临平数据中心D楼完成通水通电 进入新建设阶段 数据中心行业亟需诞生一个“新角色” 总投资约22.28亿!嘉唐科技绿电超算中心及风电项目签约落户黑龙江通河 【重大项目竣工速递】练塘工业园区08-01地块项目(青浦云湖数据中心)完工 总投资11.9亿元 濮阳大数据中心项目主体封顶 百亿“链主”落地!长三角·平湖润泽国际信息港项目(B区)正式竣工 约2.65亿!168台智算服务器、49台组网交换机,2025年联通数科启动集中采购招标 投资26.2亿元,孝感大数据产业园一期项目开工 规划机柜约2376个!中国电信(国家)数字青海绿色大数据中心二期项目正式开工 总投资9.5亿元,湖北移动襄阳云计算中心数字信息化服务项目开工 十五五规划建议:适度超前建设新型基础设施,深入推进数字中国建设 绿色发展驱动格局重塑,数据中心迈向“全生命周期”降碳新纪元 1.44E算力 全球首个生产级GB300 NVL72超算集群正式上线 预计投资91亿美元 字节跳动巴西数据中心即将开工 总投资158亿,杭钢与阿里合作的浙江云计算数据中心南区项目即将动工 存量0.3779元/kWh!河南“136号文”承接方案征求意见 连下三城!正泰交付菲律宾三大数据中心项目,中国企业开足马力扬帆“出海” 唐河油品:打造应急电力保障安全护盾,守护数据中心电力生命线! 中标价格约32亿!华峻云计算产业园区项目(一期)EPC招标结果公示 湖北出台“算网存用”新政:重金补贴算力建设,推动存算协同发展 能耗、成本、碳排三重压:智算中心如何借“算电协同”实现破局? 微软狂砸73亿美元建“全球最强AI数据中心”,将部署10万块英伟达GB200 唐河油品:打造应急电力保障安全护盾,守护数据中心电力生命线! 中卫市数据中心集群建设刷新进度条:智算规模占全国13.6%、八大枢纽节点17%! 聚焦算力设施场景应用 发改委、能源局印发《新型储能规模化建设专项行动方案(2025—2027年)》 估值3.3亿元,成都一处T3+数据中心将被司法拍卖 英伟达一个卖GPU的,开始对数据中心建设指手画脚了 崩溃了!数据中心绿电直连、直供到底怎么选? 数据中心锂离子电池室消防自动灭火系统改造设计 从电力保障到AI未来:科士达为马来西亚国家级AI数据中心提供核心动力支持 数据中心建设流程全解析 数据中心浸没式液冷用含氟冷却液应用研究进展 不同冷却系统对液冷数据中心节能性的影响——大湾区国际数据中心 破解数据中心供电难题,驱动服务器稳定、高效运行——大湾区国际数据中心 全国首个绿电聚合直供数据中心试点项目在甘肃庆阳开工建设——大湾区国际数据中心 未来新建6栋机房!中国联通贵安智·云数据中心加速扩容——大湾区国际数据中心 数据中心电气系统比选分析——大湾区国际数据中心 AI时代的数据中心变革:算力重构、液冷革命与绿色突围——大湾区国际数据中心 数据中心基础设施的关键技术——云计算技术——大湾区国际数据中心 1GW! 全国首个绿电聚合直供数据中心试点项目正式开工——大湾区国际数据中心 AI数据中心液冷产业深度分析:技术演进、核心公司与投资机遇 南方万国数据中心REIT成功登陆上交所,上市首日涨停​,开创数字基建资产证券化新篇章​——大湾区国际数据中心 可持续数据中心之五:Google 数据中心 可持续数据中心之四:Equinix TR1 多伦多数据中心 普平数据集团(PDG)成为亚太地区首个获得超大规模 OCP Ready™ v2 认证的数据中心企业 27.5亿元!张家口新新瑞云计算数据中心项目1号楼主体封顶 数据中心的硬件构成有哪3个关键技术?——大湾区国际数据中心 不同的数据中心冷却技术及其互补性——大湾区国际数据中心

    @大湾区国际数据中心大会暨展览会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429137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