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时要闻
  • 当前位置:首页 > 实时要闻
  • 哪些数据中心适合绿电直连?——大湾区国际数据中心

    2025-07-14作者:大湾区国际数据中心大会暨展览会

    作为典型的高耗能产业,数据中心的电力成本通常占其运营成本的60%-80%。2022年以来,中国多地相继推出绿电直连政策。2025年5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与国家能源局发布了《关于有序推动绿电直连发展有关事项的通知》(发改能源〔2025〕650号),明确了绿电直连的定义和若干事项。


    650号政策明确,绿电直供的核心在于实现电力的“物理直连”,确保用户使用的每一度电均来自特定可再生能源项目,具备清晰的物理溯源性。这一政策的出台不仅为数据中心提供了降低综合用电成本的路径,还助力其实现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ESG)目标。


    绿电直连政策的本质是通过直接购电协议(PPA)或自建可再生能源项目,使数据中心能够以较低成本获取绿色电力,同时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根据国家能源局的数据,2023年中国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已占全国发电量的31.8%,风电和光伏发电装机容量分别达到4.4亿千瓦和5.2亿千瓦,显示出绿电供应的快速增长。


    数据中心作为算力经济的核心基础设施,其绿色化转型不仅关乎成本优化,还与国家能源战略和企业社会责任紧密相关。然而,不同规模、地理位置和业务模式的数据中心在绿电直连中的适用性差异显著。以下将从大型集中式数据中心、边缘数据中心和中小型数据中心的特性出发,分析其与绿电直连政策的适配性。


    大型数据中心:绿电直连的首要受益者


    大规模、超大规模数据中心,因其规模效应和高用电需求,成为绿电直连政策的主要受益者。这类数据中心通常服务于云计算巨头或大型互联网企业,单体用电量可达数亿千瓦时/年,电力成本在其运营预算中占据主导地位。绿电直连通过直接与可再生能源项目签订长期购电协议,能够显著降低电费支出。


    2023年国际能源署(IEA)指出,全球范围内通过PPA采购绿电的企业可将电力成本降低15%-30%。青海某运营商数据中心年电费支出4000万元,经过采用当地微电网的绿电直连实现了电费降幅超过25%,每年节省约1000万元的电费,整体运营成本下降近20%。


    此外,大型数据中心通常具备较强的资金实力和资源整合能力,能够投资建设或合作开发可再生能源项目,如自建光伏电站、风电场等,实现“源网荷储”一体化运营。这种模式的好处在与可以完全掌握绿色电力的生产和供应,一方面确保能源稳定可控,一方面最大的化成本控制,更好的满足自身的ESG目标。


    此外,大型数据中心通过与当地新能源企业合作,不仅能锁定长期低成本电力,还能通过参与电力市场交易(如调峰调频服务)获取额外收益。


    当然,由于新能源发电的波动性,大型数据中心采用绿电直连的同时也必须配置储能系统或与公共电网对接作为备用电源。其次,绿电直连项目涉及复杂的审批流程和政策性费用,如输电费和政府性基金,可能增加前期成本。尽管如此,大型数据中心的规模优势和长期投资能力使其更能承受这些挑战,成为绿电直连政策的先锋。


    边缘数据中心:灵活性与区域化绿电的结合


    边缘数据中心因其小规模、分布式的特点,在绿电直连中的适用性呈现出不同逻辑。边缘数据中心主要服务于低时延、高本地化的应用场景,如5G网络、物联网和智能驾驶,其用电量较集中式数据中心小,但对供电的灵活性和稳定性要求较高。绿电直连政策为边缘数据中心提供了通过分布式新能源项目实现成本优化的机会。边缘数据中心可利用小型光伏系统或微电网,通过自发自用模式降低对公共电网的依赖。


    然而,边缘数据中心的绿电直连模式受限于其地理分散性和规模较小的特点。长距离输电的经济性较低,且小型新能源项目的建设成本相对较高。此外,边缘数据中心对供电连续性的要求较高,需配备高效储能系统以应对新能源出力的波动。政策层面,地方政府在绿电直连项目的审批和补贴力度上存在差异,可能影响边缘数据中心的实施效果。尽管如此,边缘数据中心通过灵活的区域化绿电解决方案,仍能在特定场景下实现显著的成本节约。


    中小型数据中心:绿电直连的潜力与局限


    中小型数据中心因其较低的用电需求和有限的资源整合能力,在绿电直连中的适用性相对较弱,这类数据中心多服务于区域性机构或特定行业,单体用电量通常在百万千瓦时/年以下,电力成本在其运营预算中的占比虽高,但总体规模较小,对节能和绿电接入需求并不紧迫,但并非没有机会。


    通过接入分布式新能源项目或参与绿电交易市场,中小型数据中心可以实现显著的成本节约和绿色化转型,但需根据其规模、地理位置和业务需求选择合适的实施路径。需依托区域电力市场和政策支持,克服规模和资源限制,逐步融入绿电直连体系。


    随着绿电直连政策的完善和可再生能源技术的进步,数据中心行业有望在绿色化与低成本之间找到最佳平衡,助力算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约2.65亿!168台智算服务器、49台组网交换机,2025年联通数科启动集中采购招标 深度|当前智算中心面临的最大风险 投资百亿,阿里云智能临平数据中心D楼完成通水通电 进入新建设阶段 数据中心行业亟需诞生一个“新角色” 总投资约22.28亿!嘉唐科技绿电超算中心及风电项目签约落户黑龙江通河 【重大项目竣工速递】练塘工业园区08-01地块项目(青浦云湖数据中心)完工 总投资11.9亿元 濮阳大数据中心项目主体封顶 百亿“链主”落地!长三角·平湖润泽国际信息港项目(B区)正式竣工 约2.65亿!168台智算服务器、49台组网交换机,2025年联通数科启动集中采购招标 投资26.2亿元,孝感大数据产业园一期项目开工 规划机柜约2376个!中国电信(国家)数字青海绿色大数据中心二期项目正式开工 总投资9.5亿元,湖北移动襄阳云计算中心数字信息化服务项目开工 十五五规划建议:适度超前建设新型基础设施,深入推进数字中国建设 绿色发展驱动格局重塑,数据中心迈向“全生命周期”降碳新纪元 1.44E算力 全球首个生产级GB300 NVL72超算集群正式上线 预计投资91亿美元 字节跳动巴西数据中心即将开工 总投资158亿,杭钢与阿里合作的浙江云计算数据中心南区项目即将动工 存量0.3779元/kWh!河南“136号文”承接方案征求意见 连下三城!正泰交付菲律宾三大数据中心项目,中国企业开足马力扬帆“出海” 唐河油品:打造应急电力保障安全护盾,守护数据中心电力生命线! 中标价格约32亿!华峻云计算产业园区项目(一期)EPC招标结果公示 湖北出台“算网存用”新政:重金补贴算力建设,推动存算协同发展 能耗、成本、碳排三重压:智算中心如何借“算电协同”实现破局? 微软狂砸73亿美元建“全球最强AI数据中心”,将部署10万块英伟达GB200 唐河油品:打造应急电力保障安全护盾,守护数据中心电力生命线! 中卫市数据中心集群建设刷新进度条:智算规模占全国13.6%、八大枢纽节点17%! 聚焦算力设施场景应用 发改委、能源局印发《新型储能规模化建设专项行动方案(2025—2027年)》 估值3.3亿元,成都一处T3+数据中心将被司法拍卖 英伟达一个卖GPU的,开始对数据中心建设指手画脚了 崩溃了!数据中心绿电直连、直供到底怎么选? 数据中心锂离子电池室消防自动灭火系统改造设计 从电力保障到AI未来:科士达为马来西亚国家级AI数据中心提供核心动力支持 数据中心建设流程全解析 数据中心浸没式液冷用含氟冷却液应用研究进展 不同冷却系统对液冷数据中心节能性的影响——大湾区国际数据中心 破解数据中心供电难题,驱动服务器稳定、高效运行——大湾区国际数据中心 全国首个绿电聚合直供数据中心试点项目在甘肃庆阳开工建设——大湾区国际数据中心 未来新建6栋机房!中国联通贵安智·云数据中心加速扩容——大湾区国际数据中心 数据中心电气系统比选分析——大湾区国际数据中心 AI时代的数据中心变革:算力重构、液冷革命与绿色突围——大湾区国际数据中心 数据中心基础设施的关键技术——云计算技术——大湾区国际数据中心 1GW! 全国首个绿电聚合直供数据中心试点项目正式开工——大湾区国际数据中心 AI数据中心液冷产业深度分析:技术演进、核心公司与投资机遇 南方万国数据中心REIT成功登陆上交所,上市首日涨停​,开创数字基建资产证券化新篇章​——大湾区国际数据中心 可持续数据中心之五:Google 数据中心 可持续数据中心之四:Equinix TR1 多伦多数据中心 普平数据集团(PDG)成为亚太地区首个获得超大规模 OCP Ready™ v2 认证的数据中心企业 27.5亿元!张家口新新瑞云计算数据中心项目1号楼主体封顶 数据中心的硬件构成有哪3个关键技术?——大湾区国际数据中心 不同的数据中心冷却技术及其互补性——大湾区国际数据中心

    @大湾区国际数据中心大会暨展览会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429137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