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28作者:大湾区国际数据中心大会暨展览会
在“双碳”目标与“东数西算”工程的双重推动下,中国数据中心产业正经历一场深刻的绿色革命。当人工智能浪潮席卷全球,算力需求呈指数级增长,行业在追求算力倍增的同时,如何系统性地实现低碳乃至零碳运营,已成为关乎未来竞争力的核心议题。如何实现从当前公认的“能耗大户”到未来“绿色枢纽”的根本性转变,考验着整个产业的智慧与决心。
近日,中国IDC圈特邀中国通信工业协会数据中心委员会技术委员、广东省电信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副院长钟歆先生与西门子能源有限公司电网科技集团总经理王肩雷先生展开对话,共同探讨数据中心绿色发展的挑战、机遇与系统性破局之路。
挑战升级:从“单点节能”到“全生命周期系统性降碳”
面对记者关于行业发展首要挑战的提问,钟歆指出,当前的核心挑战已超越传统的降低PUE(电能使用效率)范畴。“随着技术进步,单个数据中心的PUE值正在优化。但更深层次的挑战在于,如何从仅关注运行阶段节能的‘单点’模式,转向构建一个覆盖规划、建设、运维直至退役的‘全生命周期’绿色低碳体系。”
钟歆强调,这要求行业将视野从数据中心内部扩展到整个能源生态系统。他建议,破局的关键在于推行“全生命周期”整合与“源网荷储”协同。具体而言,应在项目顶层规划时就引入一体化理念,统筹电源、电网、负荷、储能四大环节。未来的数据中心能源系统,必须具备“更强的调节能力,更宽的适配能力,更便捷的运维能力”,才能从源头优先使用绿电,并利用智能化手段系统性地提升绿电使用效率。
王肩雷则从宏观层面指出了四大现实挑战的具体表现:首先是电力基础设施升级将成为关键环节,海量电力需求集中涌现,各地电网在规划、建设与审批方面面临更高的协调与响应要求;其次是高比例绿电的接入议题,国家政策推动的绿电直连等模式,对供配电系统的设计与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再次是能效提升,需在保障算力供给的同时,最大限度地挖掘存量资产的潜力;最后是日益收紧的政策合规,多份产业政策明确要求枢纽节点内数据中心绿电使用率需超过80%,PUE值被严格限制在1.25甚至1.2以内。
格局重塑:低碳能源重构数据中心竞争规则
低碳能源不仅是一项技术指标,更在根本上重塑着行业竞争格局。王肩雷分析道,这种重塑体现在三个层面:“首先,数据中心的角色正从单纯的‘能源消费者’转向‘产消者’(即电能建设参与者),其竞争力扩展到能源自给与管理能力。”他举例说,许多用户为保障供电,开始自建发电设施或签订长期购电协议,甚至在区域电网不足时参与投资输配电走廊。
“其次,选址逻辑从‘靠近用户’变为‘兼顾能源与气候’,‘东数西算’即是例证。最后,行业核心门槛也从产品技术提升至涵盖供应链韧性、交付速度与卓越运营的综合实力。”
他分享了一个直观感受:“近年来,随着数据中心建设提速,客户对交付效率的期待不断提升。这意味着,供应商不仅要具备强大的系统运营能力,还需在供应链管理与生产调度方面展现高度的灵活性与响应力。”
钟歆对此深表认同,他指出,面对数据中心对时效性和质量稳定性的双重高要求,上游供应商的趋势是“把上下游全部打通,做成一个一体化、产品化的概念”,以此来保证快速、高质量的交付,这无疑将加速行业的整合。
破局之道:全链条技术赋能与深度本土化实践
在这一变革中,西门子能源将自身定位为“技术赋能者”、“标准参与者”和“生态圈建设者”。王肩雷表示,公司致力于通过全价值链技术、模块化设计以及数字化服务,帮助客户应对这场“综合实力竞赛”。
面对系统性的挑战,任何单一的技术或产品都难以奏效。在技术层面,解决方案必须是全链条的。王肩雷详细阐述道,西门子能源提供覆盖“源-网-荷-储”的创新解决方案:“在源头,我们提供先进的海上风电和直流输电技术,助力绿电规模化输送;在供配电环节,我们推广无SF₆的Blue GIS™环保开关设备,它采用洁净空气替代强效温室气体六氟化硫,实现了对环境零破坏;同时,‘绿色变压器’采用可生物降解的天然酯类油,其燃点远高于传统矿物油,极大地提升了设备的安全性。”
此外,针对客户“充分利用资产”有时导致的“过负荷运行”需求,王肩雷解释了其精细化管理方案:“设备不能长时间过负荷运行。我们通过在变压器、开关等设备中预埋光纤传感器,将实时运行数据反馈给智能电网处理器,系统可以精准判断设备的健康状况和负荷裕度,从而实现‘既透支又不过分透支’的智慧管理,避免客户资产提前退役。”
针对中国市场的特殊需求,王肩雷指出,“我们具备覆盖研发、制造、服务的全流程能力,并依托全球资源布局与本地执行机制,能够灵活应对中国客户对交付效率的高标准要求。”他特别提到,公司正从设备供应商向“生态共建者”转型,积极与产业链各方合作,从项目前期设计阶段介入,为客户量身打造安全、可靠、绿色的解决方案。
未来展望:协同创新,共建绿色数字未来
访谈最后,双方均指出,中国数据中心行业在面临电网瓶颈、绿电传输、政策合规等挑战的同时,也蕴含着巨大的市场增长与技术升级机遇。应对挑战、抓住机遇的关键,在于整个产业链的协同创新。
钟歆总结道,思维转变至关重要——必须从局部优化走向整体统筹,从短期效益看向长期价值。“生态建设需要更多有实力的企业去统筹、整合,”他补充说,拥有技术能力、产业资源的企业介入,可以将自身优势与数据中心建设进行整体统筹,从而催生出更广泛、更蓬勃的生态与商业模式。
可以预见,在这场迈向绿色算力的征程中,唯有具备前瞻视野、技术实力与生态合作能力的企业,才能引领潮流,为构建可持续的数字未来奠定坚实基础。
@大湾区国际数据中心大会暨展览会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