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时要闻
  • 当前位置:首页 > 实时要闻
  • 能耗、成本、碳排三重压:智算中心如何借“算电协同”实现破局?

    2025-09-28作者:大湾区国际数据中心大会暨展览会

    在人工智能浪潮席卷全球的当下,一场深层次的能源革命正浮出水面,成为业界无法回避的焦点。英伟达CEO黄仁勋曾直言,“如果你假设计算机不会变得更快,你可能会得出一个结论——我们需要14个不同的星球、3个不同的星系和4个太阳来为这一切提供能量。”OpenAI创始人萨姆·奥尔特曼也表达过类似的观点:“下一波生成型人工智能系统消耗的电力将远远超出预期,能源系统将难以应对。”



    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更是多次敲响“电荒”警钟,他指出,“目前算力增长已经面临瓶颈,接下来变压器会陷入短缺,紧接着就是电力,我们将没有足够的电力来运行所有的芯片。”这些言论并非危言耸听,而是折射出AI浪潮背后算力需求与能源供给之间的矛盾与依存关系。


    算力需求的爆发式增长,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吞噬着电能,使得数据中心在承载算力洪流的同时,也面临着能耗激增、成本压力、碳排管理三大严峻挑战。传统的“先算后电”的线性发展模式已无法适应智算中心高密度、高波动、快发展的运行特性。这亟需一种全新的、系统性的解决方案来打破僵局。


    如何在保障算力的同时,走出高能耗、高成本、高排放的困局?“算电协同”正成为行业破局的共识。根据《算电协同技术白皮书(2025)》的定义,算电协同是指以新型电力系统和全国一体化算力网为基础平台,通过技术创新、机制改革和产业融合,实现电力系统与算力基础设施在规划建设、运行调度、市场交易、技术创新等全环节的深度协同。


    在此背景下,施耐德电气提出的“算电协同”三层架构及系统化解决方案,为智算中心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清晰的实现路径。这一方案从不同层面协同优化,确保在提供高性能算力的同时,实现能源利用效率的最大化。



    智算中心的双重困境:能源压力与业务挑战


    作为AI时代的“数字油田”,智算中心的能源消耗正呈几何级数增长。根据《绿色算力发展研究报告(2025年)》,2024年我国数据中心用电量1660亿千瓦时,占全社会用电量约2%。施耐德电气商业价值研究院预测,到2030年,我国数据中心在用电量高情景下或突破7000亿千瓦时,占全国总用电量5.3%。


    101.png

    来源:中国电力发展促进会电力与算力协同发展专业委员会《电力与算力协同发展蓝皮书》,2024年8月;《戴璟:算电协同AI与能源的共生之路》



    大量调研企业反映,未来三年数据中心年均用电量增长将超过15%。这意味着,智算中心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稳定用电负载,而是成为电网中最具挑战的“超级变量”。这种能耗模式的变化,正迫使数据中心重新审视能源管理的逻辑。


    持续上涨的电价和庞大的能源消耗,直接转化为数据中心的运营成本,不断吞噬着运营商的盈利空间。2025《算电协同——数据中心的能源挑战与应对》数据显示,数据中心运营成本中,电费占比高达57%。如何在满足用电需求的同时有效控制成本,成为数据中心管理者必须面对的挑战。


    与此同时,面对AI技术的飞速迭代,老旧设备往往难以满足新型工作负载的需求,其高昂的折旧成本和落后的能效表现,迫使企业必须进行大规模的更新改造。这一趋势虽契合国家发改委印发的“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但在有限的预算内实现高效、可持续的升级,仍是摆在所有数据中心面前的现实难题。


    在国家“双碳”战略背景下,数据中心作为高能耗产业的代表,其碳排放压力日益凸显。政策法规、企业社会责任,以及客户的绿色采购需求,都在倒逼数据中心加速绿色转型。如何通过技术创新,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和碳排放的有效控制,成为智算中心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


    除了能源困境外,智算中心的业务运营也面临多重挑战。首先,供电稳定性。智算AI集群计算与集群通讯模式导致智算中心功率不再是稳定负载,集群小时级波动率是云计算的10倍,高达50%。传统的供电架构在面对这种高频、大幅度的负载变化时,容易出现电压不稳甚至故障,从而影响业务连续性。

    102.png


    来源:北京理工大学王永真教授《电力-算力-热力全要素协同机制及关键技术》

    其次,供配电与散热瓶颈。AI服务器的单机柜功率密度已突破传统极限,普遍达到20-50kW,部分液冷机柜甚至超过100kW。传统的风冷制冷和UPS供电架构已难以匹配。这迫使行业必须在供配电和散热技术上进行革命性升级,寻找更高效、更具弹性的解决方案。
    此外,由于智算中心架构复杂、设备种类繁多,其运维管理的难度和风险也随之增加。传统的人工运维模式已无法有效管理如此庞大且复杂的系统,运维人员需要借助更先进的数字化工具,实现自动化、智能化的运营管理,以降低人为失误风险,提升整体运维效率。


    破局关键:施耐德电气“算电协同”三层架构解析


    面对上述挑战,施耐德电气提出并践行“算电协同”这一行业创新理念,通过深度融合算力与电力资源,实现二者的高效协同与动态优化配置。施耐德电气不仅提供硬件创新和软件赋能,更通过咨询和改造服务,帮助数据中心客户实现老旧设备的更新,助力数据中心从能源消耗者转型为稳定、高效、低碳的基础设施。


    施耐德电气的算电协同解决方案,构建了三层架构体系,上层、中层和底层各个要素之间达到协调,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和系统的高效运行。


    103.png


    施耐德电气数据中心解决方案


    底层——电力供给基础设施:强韧的“基石”这一层是算电协同的基石。在AI训练负载带来的功率波动挑战下,底层的电力系统必须具备高可靠性和动态响应能力。施耐德电气通过提供完整全面的供配电设施和架构升级,为用户构建坚实的电力供给基础。其中,兆瓦级Galaxy VXL UPS、EcoStruxure Energy Operation等创新产品,正是这一体系中的重要代表。Galaxy VXL UPS采用超紧凑、模块化设计,具备超高功率密度,可灵活扩展至1250kW,同时其eConversion模式下的效率高达99%,能够显著降低能源损失。更重要的是,它专为应对高密度AI工作负载而设计和验证,能够有效平滑AI算力所带来的功率波动,保障供电质量和稳定性。施耐德电气的EcoStruxure Energy Operation电力综合运营系统正是这一层的核心软件平台。该系统能够全面覆盖中低压配电、微网监控、新能源监控及综合能源管理等多元化应用场景。它搭载了数据可视化分析、故障智能诊断、事故溯源分析和AI决策辅助等专业算法,能够综合考量算力、电力特性及需求,兼顾算法效率、供应能力及成本,实现能源和算力调度的全局最优。此外,在能源供给侧,这一层还为多种能源(如光伏、风电等新能源)的接入提供架构支撑,使电力系统更具灵活性与稳定性。中层——算力负荷:智能的“调节器”这一层是算电协同的关键环节。它关注的不是简单的算力输出,而是如何挖掘IT负载的灵活性调节空间。通过实时监测和分析IT负载的功耗和运行状态,中层系统能够智能地调节非IT负载,例如制冷量的输出管理。施耐德电气的SmartCool末端空调节能解决方案便是这一层中的代表性应用。它集成了先进的AI和机器学习技术,能够基于IT负载的实时需求进行秒级同频动态制冷输出管理,将制冷能效提升至前所未有的精细化和智能化水平。上层——算电协同机制:全局的“智慧大脑”这是算电协同的顶层设计,也是未来实现全局最优的关键,目前这一层仍处在科研发展阶段。虽然通过底层一体化能源管控平台,能够结合算力需求与功耗预测,开展一定程度的动态调优和负载灵活性调节,但距离真正实现全局最优的智算中心精益管控,还有一定的差距。



    实践验证:“算电协同”方案落地案例与成效


    “算电协同”的价值不仅停留在理念与蓝图上,更在真实的项目落地中得到了验证。以施耐德电气与川西数据、亿安天下的合作为例,可以清晰看到这一体系化解决方案如何帮助智算中心突破能耗、成本与碳排三重挑战。

    案例一:亿安天下——运营效率与可持续性的双提升作为AI算力服务平台和数智化运营服务提供商,亿安天下在快速扩张业务的同时,面临电力稳定性和运营成本的双重压力。为了寻求突破,亿安天下与施耐德电气展开了深入合作,部署了面向数据中心行业的EcoStruxure™解决方案。在硬件层面,亿安天下的数据中心部署了Galaxy 3L UPS、PIX中压开关柜、BlokSeT低压配电柜,Easy Cooling和雷纳多系列空调,并结合 SmartCool空调末端节能方案,实现了供配电与制冷系统的高效协同。其中,SmartCool方案在项目应用中表现突出,融合机器学习技术,使空调末端基于IT负载的实时需求进行动态制冷输出,实现秒级同频变化。在不影响亿安天下业务连续性的前提下,实现无损改造,并有效降低能耗。实践结果显示,在空调末端环节平均可减少30%以上能耗,直接降低PUE 0.04,兼顾可持续发展与业务增长。整套方案落地后,亿安天下的数据中心在能效和成本控制方面实现了实质性突破:数据中心综合能耗下降15%,能源成本降低20%,运维人员减少30%,并缩短了30%的建设周期,交付效率显著提升。这让亿安天下打造出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绿色数据中心,并多次获评国家绿色数据中心。正如亿安天下怀来云总经理马立明所言,“构建更可靠、可持续的数据中心,早已成为亿安天下立足当下、面向未来的必然选择。得益于施耐德电气部署的专业产品与解决方案,我们获得了客户的认可与信任,构筑起有力的竞争优势。”案例二:川西数据——打造绿色算力高地作为数据中心专业服务商,四川川西数据产业有限公司(川西数据)在雅安市打造了超大规模绿色数据中心,占地面积28万平方米,机架数量4万个,总算力规模达5912P,并以低至1.2的PUE和0.34元/度的电价优势,成为直连国家一级骨干网络的数据中心,跻身“国家绿色数据中心”行列。在电力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川西数据的数据中心部署了施耐德电气的PIX智能空气绝缘开关柜、预智低压成套设备Okken、预智低压成套设备BlokSeT和I-Line H系列高电流母线在内的中低压配电设备,构建了稳定的电力传输与分配系统,保障了数据中心电力供应的可靠性与高效性。在数字化能力建设上,川西数据的数据中心引入了施耐德电气的PO电力监控系统、POI智能配电站控终端、PMB主动运维专家、PM8000系列电能质量检测装置等数字化工具,开展精准的电能质量测试,满足数据中心在电力系统建设与运维中的多元化需求。值得一提的是,POI智能配电站控终端作为站级分布式数字化方案,内建模型与核心算法,优越的产品交互操作体验,通过对电力设备的就地监视、数据分析和可视化界面,提供定量与定性的结果呈现,为川西数据的数据中心运营、维护过程提供即时的策略反馈。依托施耐德电气覆盖规划、建设到运营的全生命周期服务与技术支撑,川西数据的数据中心进一步实现了节能降碳、提质增效与安全稳定运行,进一步夯实了“绿色算力高地”的行业标杆地位。


    AI时代的能源挑战,是技术、商业与社会责任的交织。施耐德电气EcoStruxure™数据中心解决方案的核心优势,正在于它跳出了传统思维的局限,不再将算力与电力割裂,而是以“算电协同”这一系统性思维和实践,为智算中心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完整且可落地的答案。






    约2.65亿!168台智算服务器、49台组网交换机,2025年联通数科启动集中采购招标 深度|当前智算中心面临的最大风险 投资百亿,阿里云智能临平数据中心D楼完成通水通电 进入新建设阶段 数据中心行业亟需诞生一个“新角色” 总投资约22.28亿!嘉唐科技绿电超算中心及风电项目签约落户黑龙江通河 【重大项目竣工速递】练塘工业园区08-01地块项目(青浦云湖数据中心)完工 总投资11.9亿元 濮阳大数据中心项目主体封顶 百亿“链主”落地!长三角·平湖润泽国际信息港项目(B区)正式竣工 约2.65亿!168台智算服务器、49台组网交换机,2025年联通数科启动集中采购招标 投资26.2亿元,孝感大数据产业园一期项目开工 规划机柜约2376个!中国电信(国家)数字青海绿色大数据中心二期项目正式开工 总投资9.5亿元,湖北移动襄阳云计算中心数字信息化服务项目开工 十五五规划建议:适度超前建设新型基础设施,深入推进数字中国建设 绿色发展驱动格局重塑,数据中心迈向“全生命周期”降碳新纪元 1.44E算力 全球首个生产级GB300 NVL72超算集群正式上线 预计投资91亿美元 字节跳动巴西数据中心即将开工 总投资158亿,杭钢与阿里合作的浙江云计算数据中心南区项目即将动工 存量0.3779元/kWh!河南“136号文”承接方案征求意见 连下三城!正泰交付菲律宾三大数据中心项目,中国企业开足马力扬帆“出海” 唐河油品:打造应急电力保障安全护盾,守护数据中心电力生命线! 中标价格约32亿!华峻云计算产业园区项目(一期)EPC招标结果公示 湖北出台“算网存用”新政:重金补贴算力建设,推动存算协同发展 能耗、成本、碳排三重压:智算中心如何借“算电协同”实现破局? 微软狂砸73亿美元建“全球最强AI数据中心”,将部署10万块英伟达GB200 唐河油品:打造应急电力保障安全护盾,守护数据中心电力生命线! 中卫市数据中心集群建设刷新进度条:智算规模占全国13.6%、八大枢纽节点17%! 聚焦算力设施场景应用 发改委、能源局印发《新型储能规模化建设专项行动方案(2025—2027年)》 估值3.3亿元,成都一处T3+数据中心将被司法拍卖 英伟达一个卖GPU的,开始对数据中心建设指手画脚了 崩溃了!数据中心绿电直连、直供到底怎么选? 数据中心锂离子电池室消防自动灭火系统改造设计 从电力保障到AI未来:科士达为马来西亚国家级AI数据中心提供核心动力支持 数据中心建设流程全解析 数据中心浸没式液冷用含氟冷却液应用研究进展 不同冷却系统对液冷数据中心节能性的影响——大湾区国际数据中心 破解数据中心供电难题,驱动服务器稳定、高效运行——大湾区国际数据中心 全国首个绿电聚合直供数据中心试点项目在甘肃庆阳开工建设——大湾区国际数据中心 未来新建6栋机房!中国联通贵安智·云数据中心加速扩容——大湾区国际数据中心 数据中心电气系统比选分析——大湾区国际数据中心 AI时代的数据中心变革:算力重构、液冷革命与绿色突围——大湾区国际数据中心 数据中心基础设施的关键技术——云计算技术——大湾区国际数据中心 1GW! 全国首个绿电聚合直供数据中心试点项目正式开工——大湾区国际数据中心 AI数据中心液冷产业深度分析:技术演进、核心公司与投资机遇 南方万国数据中心REIT成功登陆上交所,上市首日涨停​,开创数字基建资产证券化新篇章​——大湾区国际数据中心 可持续数据中心之五:Google 数据中心 可持续数据中心之四:Equinix TR1 多伦多数据中心 普平数据集团(PDG)成为亚太地区首个获得超大规模 OCP Ready™ v2 认证的数据中心企业 27.5亿元!张家口新新瑞云计算数据中心项目1号楼主体封顶 数据中心的硬件构成有哪3个关键技术?——大湾区国际数据中心 不同的数据中心冷却技术及其互补性——大湾区国际数据中心

    @大湾区国际数据中心大会暨展览会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4291375号